鈣鈦礦薄膜生長過程中引起的殘余應變是一個內在問題,它顯著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PVSC) 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鑒于此,2022年4月7日香港城市大學Dangyuan Lei&Alex K.-Y. Jen團隊于AEM刊發(fā)等離子體局部加熱誘導應變調制以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的研究成果。受翻轉退火方法釋放鈣鈦礦薄膜應變的啟發(fā),將SiO2包覆的金納米棒(GNR@SiO2)引入鈣鈦礦薄膜中,利用等離子體局部加熱效應的優(yōu)勢進行原位應變弛豫。結合GNR@SiO2的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表現出超過23%的冠軍功率轉換效率(PCE),這是結合等離子體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最高的效率。此外,對于未封裝器件,所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內在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并在N2手套箱中在65 ± 5 °C的連續(xù)光照下老化2800小時后保留其初始效率的84%,在重復12小時燈開關循環(huán)1000小時后保留近90%初始效率。這項工作提供了一種高效且易于實施的等離子體加熱策略,可同時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
主辦單位:遼寧優(yōu)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2023003043號